步入2023年之后,包括黑龍江在內等多個省份官方宣布:要以高教資源整合的方式嚴控數量,原則上不再增設新的普通高等學校!
截圖來源:《黑龍江省“十四五”高等學校設置規劃》
有些人以為:地方上不再增設新大學,主要影響的是地方招收新大學生。其實不然。地方高校建設離不開財政投入和教育資源的傾斜,這些也和當地高校,甚至老師待遇息息相關。
從全國各省不再增設新大學看,本文探討幾方面的問題:
1、地方各省為什么要控制高校數量?(環境變化)
2、控制高校數量后,地方高校的發展方向會是什么?(政策趨勢)
3、高校動作頻繁,對求職/已經入職高校的老師有何影響?(現實因素)
· 壹 ·
環境變化
01.從經濟環境上看
地方對于高校的建設預算主要是“前人栽樹,后人乘涼”。2023年1月17日,國家統計局稱:“202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10207億元,比上年增長3.0%?!倍鶕?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》:202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(GDP)為1143670億元,比上年增長8.1%。
盡管去年整體經濟仍然是上升趨勢,但增幅卻減少了不少,這是經濟增速放緩的表現,并且這個數字還是分攤到全國后的整體數值,部分省份經濟增長的數字與之相比還要更低。
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”,既然錢不多,地方對于財政投入的態度也就更加審慎。不少地方省份開始不再增設新的普通高等學校,同時,已設立的地方公辦院校也要面臨著地方財政教育資源再分配的問題。
02.從人口環境上看
2021年新生兒有1062萬,而2022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僅956萬人,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進入“負增長時代”。人口總數量減少,學校的數量減少是必然的。而教育金字塔頂端的高等教育資源投入,也順應變化,繼續從“看數量”轉向“講質量”。
· 貳 ·
政策趨勢
(1)根據公開數據:“至2022年,我國高等學校有3000多所,十年間約增加了560余所高校,但本科院校只占新增院校的五分之一?!?/b>
這一數據結合我國有關舉措,也能看出:比起盲目增加本科高校數量,造成“本科遍地走”的學歷貶值,為了解決我國高等教育需求和勞動力需求之間的矛盾,不再加劇“用工荒”“就業難”的兩極分化,現階段的高等教育發展目標其實是:普通本科高校要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。
再回頭看看本文開頭的例子,盡管黑龍江省宣布“2023年原則上不再增設新的普通高等學?!?,但在同一文件中還規定了其他信息——
截圖來源:《黑龍江省“十四五”高等學校設置規劃》
【補充信息】——
*本科學校更名項目:①牡丹江醫學院→牡丹江醫科大學;②牡丹江師范學院→牡丹江師范大學
*設立職業高校項目:①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→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技術大學;②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→哈爾濱職業技術大學
也就是說,高校數量擴張作為教育資源投入的一個橫向表現已經是過去式,我國對高等教育的投入,近十年已經到了一個縱深發展的階段。橫向不鋪了,發展重點在于縱向升級本科院校,加大現有職業高校資源整合。
(2)此外,地方省份還會“繼續推進獨立學院轉設”。
截圖來源:《黑龍江省“十四五”高等學校設置規劃》
一些歷史遺留下來的獨立學院,不管當初是什么原因建成,未來都要完成轉設,一般轉設后有三種情況:轉為民辦/公辦、不符合條件者終止辦學。
(3)“2023年我國高等教育工作會怎么發展?”
1月13日,教育部在官方發布的文章中明確:“著力發展支撐引領國家戰略實施的高等教育。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、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、優化布局結構上先行先試,進一步加強高校分類管理的頂層設計,加快探索高校分類評價改革?!?/font>
怎么理解這句話呢?舉些省份例子看看。
· 叁 ·
現實因素
2018年,上海正式實施《上海市高等教育促進條例》,明確以地方性法規形式,規定政府支持保障措施,促進高校分類發展,確保高等教育投入與教師收入穩定增長;
2022年,《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分類管理實施辦法(試行)》出臺,結合當地實際情況,江西把高校們分成了“兩型四類”——“研究型”和“應用型”兩個類型;“研究型”分為【學術研究型】和【教學研究型】;“應用型”中,被分為【示范應用型】的高校又會被省份給予重點支持和建設。
截圖來源: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網
不同類型高校的評價體系不同,省政府文件明確說明:“評價結果與教育資源分配、政策支持、班子考核、績效工資總量核定等掛鉤?!?/b>
也就是說,在2023年,無論是已經入職高校還是準備求職高校的碩士博士們,了解高校發展趨勢和目標院校的基本信息,比如在當地省份屬于什么類型,顯得尤為重要。
- 比如當地省份一些重點職校,未來升本可能性比較大,如果既想吃“公家飯”,又希望學校層次更高,可以參考《大專老師變為編內本科老師,碩博人才如何選擇“潛力股”高校?》;
- 另外,你所在高?;蛘吣繕嗽盒?,在當地省份是分到哪一類型,未來的考核任務或者發展天花板如何,地方財政如何評估和分配教育資源,教師待遇是否有保障等,也可以提前查詢一些當地教育部發布過的政策信息等;
- 如果你在或準備去獨立學院,未來學校的轉設目標是轉為民辦、公辦、還是有可能終止辦學……這些都要考慮。
畢竟,當地方省份不再設立新高校時,也意味著目光和資源更多放在了已有高校的身上。
你是提前準備,抓住機會;還是審時度勢,更換目標……一年伊始,新的挑戰,剛剛開場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