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高校人才網資訊觀點熱議>清華碩士吐槽2萬月薪踐踏學歷:“抱歉,高學歷不等于高薪資”丨高才情報局第60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華碩士吐槽2萬月薪踐踏學歷:“抱歉,高學歷不等于高薪資”丨高才情報局第60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日期:2023-01-17 作者:小高 閱讀量:1207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摘要】總而言之,追求更多的薪酬并不可恥,但應結合現實情況與個人能力。碩博求職時,要明確自己的籌碼。如果想著,讀個碩士/博士,到時候有個學位在手,就能獲得好待遇,或許,從一開始就錯了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日,有清華應屆碩士在網上發文吐槽,字節跳動給的offer“月薪2萬,碩士(不僅)白讀還倒貼”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該碩士稱字節跳動惡意低薪,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低成本勸退應屆畢業生,隨后還細數了“字節之惡”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第二點是這樣說的:字節惡意低薪,無疑公然與社會建立的學歷制度宣戰,傷了廣大求學多年的莘莘學子的心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對此,你怎么看呢?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————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據悉,該碩士被錄用的崗位是后端開發工程師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發布的《2022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薪酬大數據報告》,2021屆碩士及以上學歷,技術研發/專業技能類崗位的年薪中位值為11.29萬元(稅前)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換言之,字節跳動給出的工資是高于平均水平的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再結合近年大廠收益下降,對內裁員,對外招聘需求減少甚至停招,offer不如以前也是必然的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總之,情況是這么個情況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讓我感到迷惑的是,該碩士在吐槽“低薪”的同時,沒有講自己值得高薪的理由,比如專業技能、成績獎項等,卻在講莘莘學子求學多年,低薪就是“踐踏學歷制度”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言辭之間盡顯學歷的高貴。然而,高學歷就該拿高工資嗎?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高學歷就該拿高工資嗎?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很多人容易陷入一個誤區——覺得研究生,尤其是博士,付出了這么多時間深造,畢業后應該有更高的起點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確實,碩博相比本科和???,平均薪資更高,但不是因為他們花了更長的時間深造,而是因為他們在專業領域深耕,更具價值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質要搞清楚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薪資不為讀研/讀博成本買單,它買的是能力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好比面試,被問到理想薪資和為什么勝任這份工作時,但凡有面試經驗的人都不會說,因為我學習時間長,我學歷更高,我的生活成本要這么多……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想的答案應該是表明你與這個崗位的匹配度,你能提供什么樣的價值,所以你值得這么多錢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就是為什么說“高學歷不等于高薪資”。學歷是求職的敲門磚,但最終能否成功取決于你能創造多大的價值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許有人會想,這不是在幫資本家說話嗎,追求高薪有錯嗎?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然不是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碩博求職,追求高薪有錯嗎?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經濟寒冬里,越來越多人認識到,手里有錢才是最重要的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歷要卷,求職要卷,企業996,高校非升即走……年輕人一路向上打拼不是喜歡吃苦,是為了背后那一點甜,為了日后更好的生活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賺錢,是大眾最樸素的愿望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,微博話題#張朝陽稱年輕人不要只追求賺錢和快樂#一度上了熱搜第一,也引起了許多人的反感,認為他站著說話不腰疼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實,張朝陽的原話是: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你來到世上,要確定你的價值觀,我覺得人生,不是一個追求快樂、及時行樂的人生?!?/font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覺得這輩子就是賺很多的錢,然后就是好好的享樂,追求快樂,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?!?/font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如果你是完成使命、完成責任和實現意義,你的人生會過得非常的好,你就沒有白來了一生?!?/font>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單看這番話并沒有什么問題,引起反感的主要原因是,他的話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并不適用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張朝陽,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,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并繼續博士后研究,同時也是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曾換上抑郁癥的他在采訪中表示:“我是真的什么都有,但是我居然這么痛苦?!笨梢?,物質不能帶給他快樂,于是他開始尋求內心的真實需求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后來,他開了物理課直播,肉眼可見地樂在其中,或許對他來說,這就是所謂的使命和意義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張朝陽有錢有地位,還是一名知識分子,所以他能孜孜不倦尋找更高級的人生追求;而年輕人,連面包都不曾擁有,底層需求沒有滿足,何談高級需求?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用網友熱評:“對我們廣大年輕人來說,我們吃飯都不舍得吃好的,努力打拼都不見得什么時候能買得上一套房,衣食住行都成問題的情況下,怎么去追求崇高理想,怎么去承擔責任,你可以教育你的子女那樣,但對我們普通老百姓沒用,我們就是要賺錢,先解決吃住養老教育醫療?!?/font>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錢不是萬能,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薪酬,除了是對個人生活的保障,對于博士來說,還有工作層面的考量。一般薪酬待遇較好的,科研啟動費也會更多,對人才的支持力度越大,日后工作也越順利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總而言之,追求更多的薪酬并不可恥,但應結合現實情況與個人能力。碩博求職時,要明確自己的籌碼。如果想著,讀個碩士/博士,到時候有個學位在手,就能獲得好待遇,或許,從一開始就錯了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往期內容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>>《985博士,月薪7000,不敢回家過年丨高才情報局第59期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>>《中傳碩士火鍋店當保潔,高學歷是怎么混到這么慘的?丨高才情報局第58期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>>《高校招聘51歲“大齡”博士,給了求職者怎樣的啟示?丨高才情報局第57期》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:   高校人才網   本文為高校人才網原創,網站轉載請注明來源,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,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系授權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資訊!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(微信號:Gaoxiaojob)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checkTextOne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checkTextTwo}} {{checkTextThree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 上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默認此選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 上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checkTextFour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successOne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successTwo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知道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护士一级特黄A级毛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