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高校人才網資訊觀點熱議>985博士,月薪7000,不敢回家過年丨高才情報局第59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85博士,月薪7000,不敢回家過年丨高才情報局第59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日期:2023-01-12 作者:小高 閱讀量:836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摘要】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博士朋友的轉發,內容是《博士回家過年最害怕聽到的話》。事關朋友去年回家過年的時候,親戚知道他讀博,紛紛向他發起了“親切”慰問——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答應我,過年真的不要再問博士這些問題了!”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博士朋友的轉發,內容是《博士回家過年最害怕聽到的話》。事關朋友去年回家過年的時候,親戚知道他讀博,紛紛向他發起了“親切”慰問——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年多大啦,什么時候畢業??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研究的是啥,是什么高科技的東西嗎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們畢業是不是能分配工作??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讀博好啊,畢業找工作得年薪百萬吧!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要進高校吧,聽說高校待遇好工作又輕松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找著對象了嗎?打算什么時候結婚??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……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朋友:別問了,問就是沒有??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關將近,不少人已經著手準備回家過年的事宜了,不過,一派欣喜雀躍中也有隱隱的憂愁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如我這個博士朋友,畢業后進了一家民辦二本院校做教師,每月工資7000左右,沒算年終獎勵,說不上壞,但是想到親戚們天馬行空的想法,實在令人啼笑皆非,搞得他都不想回去面對親戚們的“寒暄”了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界對于博士的誤解能有多離譜?網上有博士表示,親戚以為自己年薪至少有300萬,聽到的時候人都是懵的——為什么會對博士有這種想象啊喂!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實,博士們回鄉過年面對親戚朋友,礙于生活圈子不同,解釋成本是很高的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能對方是出于好奇才問的,但是作為被好奇的一方,要怎么解釋自己的專業和工作呢,就算講了他們又能不能聽懂?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這背后還有更深一層的憂慮,那就是知識在鄉村價值相對較低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是由于對博士圈子的不了解,人們總理所當然地覺得讀那么多書一定很有本事,而這種“本事”往往體現在賺錢能力上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博士說,他最害怕的就是回家,因為很難融入村子的生活,見人就會被問:“你現在能拿多高的工資?”為了耳根清凈,干脆不串門走親戚了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博士畢業,站在“三十而立”的門前,同齡人經過多年的打拼,有買車的有買房的,而博士才剛剛開始自己的事業,不能說沒有壓力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實上,剛畢業的博士大多處在“吃不飽餓不死”的狀態。文科類博士更是艱難,不僅就業壓力大,薪酬也不如理工類的理想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很多人認定“你讀那么多書一定很掙錢吧”其實是為了驗證“讀書無用論”——村里的阿貴去了工廠,每個月都有幾萬塊,你一個博士怎么會不如在工廠的呢?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這種群體觀念下,一不小心人就容易陷入困局,忽視了知識變現跟體力變現是不一樣的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短時間內,靠體力勞動來錢的速度很快,但是上限很低,因為體力勞動是廉價的變現方式,也很容易被取代,只要你四肢健全,就能出賣勞動力來換取酬勞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源:B站@毯叔盤錢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知識不一樣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讀書學習固然無法很快看到成效,賺到大錢,但是它能提高一個人未來的上限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讀博是一項長期投資,也許起步較慢,但是發力期長,以短期的眼光看待是不合理的。也許今天他在工廠就能賺到幾萬,而博士只有幾千,但是十年后呢?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源:B站@毯叔盤錢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重要的是,讀博帶來的是精神境界的提升。之前我們在《不進高校,讀博有什么意義?》中講過,讀博會塑造、強化一個人的能力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管博士畢業后從事什么樣的工作,那些歷練也是不會消失的。經歷過讀博后,除開專業知識,博士還得到了邏輯思維、抗壓能力、統籌管理上的鍛煉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用的是知識,而非頭銜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習不該以功利為目的,而是當你在某個領域鉆研后,讓你能踏上更高的臺階,擁有更多的選擇,可以去觸碰更廣闊的的世界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才是讀書的意義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,相信大多數親戚也沒有惡意,他們只是不了解。大家一年見不了幾次,想找話題也挺不容易的,沒什么可聊的就只能聊聊學業、工作和婚戀了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是對方并非刻意刁難,不妨大方地給他們介紹你的專業、你的工作。要是沒有他們想象中那么“理想”,那就當幫博士群體辟謠了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話說得好,有錢沒錢,回家過年。近鄉難免情怯,但無論你混得好還是壞,家永遠是為你敞開懷抱的地方。就快過年了,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回家,團團圓圓過大年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樂觀一點想,至少他們還沒問:今年發了幾篇SCI”“中文還是英文?”——噢好痛!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往期內容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>>《中傳碩士火鍋店當保潔,高學歷是怎么混到這么慘的?丨高才情報局第58期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>>《高校招聘51歲“大齡”博士,給了求職者怎樣的啟示?丨高才情報局第57期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>>《碩博可報,門檻低……想進高校為什么不試試這些辦法?丨高才情報局第56期》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:   高校人才網   本文為高校人才網原創,網站轉載請注明來源,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,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系授權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資訊!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(微信號:Gaoxiaojob)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校人才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萬碩博人的擇業平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校直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00+單位官方入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簡歷直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W+職位一鍵投遞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checkTextOne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checkTextTwo}} {{checkTextThree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 上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默認此選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 上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checkTextFour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successOne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successTwo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知道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护士一级特黄A级毛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