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高校人才網資訊職場分享>副處級輔導員:年輕輔導員干不長,大概率沒搞明白這幾件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副處級輔導員:年輕輔導員干不長,大概率沒搞明白這幾件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日期:2023-01-03 作者:波妞 閱讀量:338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摘要】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是怎樣的?同行這樣形容,“兩眼一睜,忙到熄燈;兩眼一閉,提高警惕”,簡單的16個字,卻是輔導員的真實寫照,或者說是年輕輔導員的寫照。為什么這么說?因為在年輕輔導員叫苦連天的時候,老輔導員個個氣定神閑,有的老輔導員甚至放棄更高的職位,一心撲在學生工作上,甘之如飴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是怎樣的?同行這樣形容,“兩眼一睜,忙到熄燈;兩眼一閉,提高警惕”,簡單的16個字,卻是輔導員的真實寫照,或者說是年輕輔導員的寫照。為什么這么說?因為在年輕輔導員叫苦連天的時候,老輔導員個個氣定神閑,有的老輔導員甚至放棄更高的職位,一心撲在學生工作上,甘之如飴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對以上的“怪象”,我這個年輕輔導員是疑惑的,難道輔導員真的會越做越得心應手嗎?為什么很多年輕輔導員都覺得無法承受?帶著這些疑惑,我打算向張老師請教請教。張老師是副處級輔導員,年紀50多,經驗豐富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上來我就拋出了年輕輔導員最大的疑惑——為什么現在的學生這么難帶,輔導員就沒有一刻能放松神經?張老師笑瞇瞇地說:“你覺得難帶啊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一方面你們剛畢業,走上工作崗位,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,這跟工作崗位無關;另一方面,學生工作雖然繁雜,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,你們現在啊,是經驗少,見的事少,容易緊張,后面會越來越好的?!?/font>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聽了他說的話,我還是不甘心,又問了很多具體的問題,比如學生抑郁怎么處理,如何看待檢查衛生這些瑣事等,張老師都一一給了我解答。這些回答都比較具體,我就做過多討論,但是張老師也向我傳遞了一些工作心得,讓我受益匪淺,下面就分享給大家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.要有父母情懷,如果沒有就擁有同理心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輔導員跟新輔導員有一個最大的區別——學生在他們眼里都是孩子,在我們眼里是弟弟妹妹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因為站位不同,老輔導員往往能包容這些“不懂事的孩子”,而我們總想著教訓這幫“弟弟妹妹”,這中“管教”的想法就導致我們對學生的對立,而對立會讓我們的工作很累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輕輔導員這時候就可以采取一個同齡人的身份代入工作,想想自己的大學生活,是不是也會有宿舍矛盾,是不是也會想翹課睡覺,這樣換位思考一下,學生所有的行為都可理解,可預測,可解決!最重要的是,這種想法可以幫我們緩解焦慮,放松神經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.放下所謂的助人情懷,尊重他人命運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一位輔導員都聽到過這句話,并用這句話來安撫自己。這里引用這句話是想提醒大家,大學生基本都是獨立的成年人了,我們應該以平等尊重的態度來對待學生,并且相信他們有為自己生活負責的能力,所以在學習、生活方面做到教育引導工作就可以了,至于他是否掛科、遲到等細節問題,都是學生自己的個人選擇,不必要求他們必須達到同一標準,有時候我們所謂的幫助不一定對學生的發展有利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如,學生小王經常上課遲到早退,心思完全不在學習上,經談話得知,他最近在忙著創業。這個時候,我們就不應該過分強迫學生搞學習,而是在正向引導的基礎上,鼓勵他進行創業實踐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.可以考慮轉行政崗,但是并非比輔導員輕松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輕輔導員在剛剛接受社會的毒打時都會有這樣一個考慮:是不是有機會轉到行政崗,是不是轉到行政崗就輕松了,畢竟大家覺得行政崗都是朝九晚五,上下班準時,外加寒暑假。但是有經驗的輔導員會告訴我們,機關行政比輔導員更難,加班是常有的事,拿我們學校的人事處來說,基本算是全年無休,寒暑假不停。所以,轉崗是一個選擇,但不一定是一個好的選擇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.放平心態,總結經驗,專注成長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幾天剛處理了一個女生宿舍之間的矛盾,整個溝通時間長達一個多小時,雖然結果不一定是每個同學都滿意,但我能明顯到感覺自己在處理事情上慢慢“成熟”起來,比如我會考慮我在表達中能否盡量做到客觀,情感上能否不偏不倚,學生們的訴求是什么,真實想法是什么,這在我手忙腳亂的第一年是絕對做不到的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件事之后,我一方面覺得自己面對學生工作中的各種事件不再手忙腳亂了,另一方面我也感覺自己更加成熟了,可能就應了那句“人在世上練”。再想想那些老輔導員之所以能夠氣定神閑,也必是見的事多了,都得心應手了,用慣性或者經驗解決問題要比用情緒解決問題輕松多了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篇經驗分享陸陸續續寫了20天,其中抗疫占了15天,開始寫的時候本來想勸退大家,但是與各位老師同學并肩作戰十幾天,再加上對之前這一年半工作的回顧后,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收獲,所以,我覺得這個工作值得做,開始比較難,但是真的會越來越好!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:   高校人才網V(微信公眾號)   本文為高校人才網原創,首發于微信公眾號“高校人才網V”,如需轉載,請聯系獲得授權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資訊!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(微信號:Gaoxiaojob)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checkTextOne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checkTextTwo}} {{checkTextThree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 上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默認此選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 上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checkTextFour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successOne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{{successTwo}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知道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护士一级特黄A级毛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