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高校招聘教師,應屆博士,35歲以下”——相信很多求職者都見慣不怪了,隨著人才學歷內卷,高校將年齡設為招聘門檻已是很常見的操作。
話雖如此,越來越嚴苛的年齡門檻還是讓人惶恐:面對招聘卡年齡,35歲博士的出路在哪兒呢?
但就在近日,一所高校招聘了一名51歲的博士,令人感到意外。究竟該校為何愿意招聘“大齡”博士,對于博士求職者來說,又有怎樣的啟示?
01.
年齡門檻的破解之道
12月19日,長治學院發布《2022年公開招聘博士研究生擬聘人員公示(十)》,其中,一名博士引起了人們關注。
根據名單顯示,該博士出生于1971年,換言之今年51歲,在同批次擬聘人員中,甚至放眼應聘高校的博士來說,都可謂是“大齡”求職。
圖源:截圖自長治學院官網《長治學院2022年公開招聘博士研究生擬聘人員公示(十)》
然而,51歲并不是長治學院聘任過年齡最大的博士。翻看長治學院官網通知發現,今年以來,學校合計發布過十次擬聘公示,其中年齡最大的博士1969年出生,即53歲。
圖源:截圖自長治學院官網《長治學院2022年公開招聘博士研究生擬聘人員公示(六)》
那么,長治學院對于人才的年齡是否設限,要求又是怎樣的呢?
根據《長治學院“百名博士”引進公告》顯示,學校2022年計劃引進博士100名,“年齡在45周歲及以下,對成果優秀、屬我校急需緊缺專業的博士年齡可適當放寬,具體專業不限”。
圖源:截圖自長治學院官網《長治學院“百名博士”引進公告》
也就是說,雖然上述兩名博士的年齡超出了45歲的限制,但能成功應聘,或許跟他們與學校對人才的需求有關。
求職本質上是供需問題,對于急需的稀缺人才和優秀人才,學校自然愿意放寬條件。一般來說,這類人才包括專業緊缺、高學歷、有職稱、有教學經驗、學術成果突出、獲得過獎項等。
“具有副高專業技術資格者,年齡可放寬至45周歲;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者,年齡可放寬至50周歲”。
因此,面對招聘時的年齡門檻,有效的破解之道是能力。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,實力才是硬道理。與其焦慮于年齡限制,不如及早做好個人規劃。
02.
不拘一格降人才
換個角度來說,這個事件也體現出學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重要性。
據統計,我國博士畢業生平均年齡是33.17歲,很多博士畢業時就臨近30歲,再加上部分延畢的情況,留給博士們的時間只有5年甚至更少。
當博士們經歷了長時間的學習和磨練,擁有知識和能力,卻因為年齡就要被低看一眼,甚至被拒之門外,多少令人心寒。
限制年齡,是對大器晚成的包容度缺失,可能會剝奪一個人厚積薄發的機會。
正如網友所說“這個高校開個好風氣,只要有才華就不該設置年齡限制?!遍L治學院根據自身條件引進博士,是值得贊揚的。
據了解,長治學院位于山西省長治市,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。
現有教職工944人,專任教師700人。其中,教授43人,副教授195人,其他副高級職稱人員20人。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57人,碩士學位教師532人。
可以看出,學校整體實力一般,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并不高。不過也正因如此,學校發力招聘博士,不僅對優秀人才年齡放寬,還給出了“保證編制、入職前2年享受副教授崗位待遇”的條件。
圖源:截圖自長治學院官網《長治學院“百名博士”引進公告》
反觀某些高校,四五線城市,“雙非”院校,招聘博士不但限制年齡和第一學歷,還要求有海外經歷,然而安家費就只有幾萬塊,最后卻抱怨沒有人來。
只能說,招不到人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圖源:知乎
“功以才成,業由才廣”,眾多高校都意識到擁有人才的重要性,高校對于人才的渴望也越來越大,但也需結合實際情況來看。
對于平臺條件、師資力量沒那么好的的高校來說,更應該關注的是博士學位數量提升,廣納人才,年齡并不是重要因素。
“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”,識才愛才,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。
▍往期內容
>>《碩博可報,門檻低……想進高校為什么不試試這些辦法?丨高才情報局第56期》
>>《30篇SCI!985博導硬核相親,這么優秀怎么會找不到對象?丨高才情報局第55期》
>>《平臺、薪酬、穩定性……博士就業哪個更重要?丨高才情報局第54期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