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,有著近一百年的辦學傳統。2017年,學校入選國家“雙一流”建設計劃,開啟了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。學校由廣州校區、珠海校區、深圳校區三個校區、五個校園、十家附屬醫院組成。學校在珠海校區重點建設深海、深地、深空、深藍等相關學科,著力服務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和海洋強國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戰略部署,努力建成特色鮮明、世界一流的濱海校區。
中山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成立于2016年底,首任院長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教授。學院坐落在毗鄰港澳、依山傍海的中山大學珠海校區。根據國際學科發展趨勢、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要,學院將土木與水利、交通、海洋工程等學科融合發展,以“水土交融”為特色,以水—土(巖)—結構耦合體系的災變防控共性關鍵問題為主線,重點發展基礎設施運維、地下空間工程、海洋土木工程、城市水務、水資源水生態、河海動力過程6個學科方向,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“大土木”工程學科。
學院現有教職工110余人,其中教授15人、副教授53人、助理教授12人,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位,國家重大科學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1位,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位及其他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多位,廣東省“珠江人才計劃”引進創新創業團隊2個等。
學院面向未來,致力于培養德才兼備、具有領袖氣質和家國情懷的卓越工程師與科學家,已建立起本碩博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,設有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、博士點,2020年獲批開設“土木、水利與海洋工程”本科新專業。學院現有本碩博學生800余人,正在積極推動“土木工程學科群實踐育人共享平臺”建設。
近年來學院科研成果豐碩,先后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、廣東省“珠江人才計劃”引進創新創業團隊等大項目;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近三年獲資助率近30%。學院多位教師榮獲教育部、廣東省和河南省科技進步獎及自然科學獎一、二等獎。2017年至今,學院各類縱向、橫向科研經費總額累計超過1.5億元。
學院積極參與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(珠海)和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陽江分中心的建設,將充分利用壩道工程醫院(全國各地有60余家分院)、廣東省海洋土木工程重點實驗室、廣東省地下空間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廣東省重大基礎設施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廣東省華南地區水安全調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中山大學河南研究院等平臺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。